八掌柜祝福语:生日祝福语-生日快乐祝福语-生日文案祝自己-2023最火生日短句-生日短句8个字暖心

网站历程| 网站服务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最新说说| 网站地图

搜索
原创美文分类 校园美文 随笔美文 优美散文 人生感悟 心情日记 情感美文 励志人生 原创美文

转折点经典读后感有感

日期:2021-12-24 05:47:00八掌柜发布:www.bazhanggui.com有深度有涵养的生日句子人气:72我来评论

导读:《转折点 》是一本由[美] 杨定一著作,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,本书定价:65.00,页数:199,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,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。 《转折点》读后感...

  《转折点》是一本由[美] 杨定一著作,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,本书定价:65.00,页数:199,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,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。

  《转折点》读后感(一):所谓转折,不过是观念的改变

  何为转折点?长期处于一种状态,对已有的认知坚定不移,但却在某个瞬间意识到世界有些不同,原本的观念开始颠覆。当新旧观念开始碰撞,当思维不断扩散,个人意识在此刻开始觉醒,而这短暂的瞬间也就是人生最宝贵的转折点。

  《转折点》是杨定一博士的又一力作,杨博士在书中列举了很多领域里程碑式的成就,以此为依据向读者证明人类具有无限的可能, 不要因为个人认知的局限而错过生命的转折点。无论是医学、量子力学、天文学、文学、心理学,每一个领域的突破都是一次跨时代的转折。

  从古至今,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百万年,对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,而发现宇宙真相的人永远是关键的少数人。人类的认知的发展一向如此,总是有人在普遍规律中发现特例,然后不断地重复研究,最终使小部分产生同样的规律,再逐渐扩大到人类整个群体,人类文明也因此不断推进。

  人类的文明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分化,比如中西方文明就存在很大差距,东方崇尚以和为贵,西方提倡冒险精神。但是在杨定一博士的《转折点》一书中有关文明的介绍却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文明。杨博士认为我们所看到的文明仅仅是五官之内的,如果将文明的维度扩大,地球上一定存在着许多我们人类目前感知不到的文明,承认人类的局限性使实现转折的必须条件。

  杨博士认为,人类对世界、对宇宙的探索只不过是观念的改变,就像古人认为天圆地方,而今的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,这一突破性的发现改变了什么呢?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,地球还是原来的那个地球,我们的探索都只是观念上的突破。

  杨博士始终认为宇宙中存在着许多比人类更加高级的文明,只不过人类本身的劣根性阻碍了文明进一步的发展。科技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,此时的人类本应更加注重内在精神上的发掘,但是却沉迷于权力、金钱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,负面情绪逐渐暴露,也就阻碍了整个文明的进步。

  仅就目前人类的研究而言,无论是物理学、医学、天文学或者是化学,都希望通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寻求宇宙从何而来,又是由什么组成的,但是人类的认知一直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,我们所找到的真相更多时候只是自以为的真相,就像历史书中所记载的史料,并非全部为事实。

  寻求真相是人类不断探索的目的,无论怎样的疑问最终都会寻找到一个答案,只是答案是真是假需要时间来证明,也考验整个人类文明的程度。也许,地球上就存在高于人类的文明,在观察着人类的一举一动,等待着一个人类的转折点,停止负面的内耗,走入文明新高度。

  科学是一个不断被建立又不断被推翻的过程,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例子能够证明这一点,每一次的转折都是一次次的认知革命。人们在遇见危机之时总想要去寻求外界的力量,但是往往向外不如向内,所有的挑战与困难最终都需要自己去解决,而这时则需要打破常规,寻找新的途径。

  突破常规后,意识会到达新的境界,古人先贤也许是距离人类转折点最近的人,能够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就是将外在与内在分割开来,注重内心的修养,以一种更加宏大的格局看待世界万物。也唯有在思想上实现纯粹的革新,才能看到转折之后为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。

  其实杨博士所说的不过就是一种向心的力量,书中所涉及的实例都是在打破人类多年教育导致的固有思维,让读者意识到人类思维的局限性,先破后立,在这种观点的反复刷新中不断建立新的认知,也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转折点。

  《转折点》是一本兼具哲学与科学的书籍,以人类发展的角度缓缓展开,试图唤醒读者的自我觉醒意识。书中的转折不是一件普通的事,也不是一个特点的时间,而是一种过程,一种方式。建议大家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、观察世界,寻找人类世界走向更高文明的转折点。

  《转折点》读后感(二):此后余生:做回自己,懂得放下,回归简单,走进生命的本源

  上世纪60年代,美国太空总署秘密资助了一项实验——教海豚说话。 实验本来进行得还算顺利,海豚确实学会了一部分单词。 但是在实验中,由于每日的朝夕相处,海豚皮特和负责训练它的训练员玛格丽特,产生了微妙的关系。 皮特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,向玛格丽特表示爱意。只有得到玛格丽特的“特殊”安抚,皮特的欲望得到满足,它才愿意继续实验。 皮特和玛格丽特之间的这种奇妙的关系,导致实验无法继续下去。最终,实验人员不得不将玛格丽特调离了工作岗位。 可是,玛格丽特离开之后不久,皮特在悲伤之中,沉入了水底,将自己活活闷死了。 关于这个实验,美国封锁了消息50年。这种有悖常理、颠覆大众认知的事,即使到今天也不被大众所接受。 但是不管大众能不能接受,事实就是事实。而人类一直信奉的理念,是否又是绝对的正确呢? 美国著名生化博士杨定一在《转折点》一书中指出:“人间没有哪一个理念是绝对的正确、绝对的权威。最多,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只有短暂的意义。”

  一:你所信奉的一切,只不过是一个角度,一个观念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,在2008年汶川地震来临之前,有很多蟾蜍出现在大街上,密密麻麻,看了让人头皮发麻。 面对异象,当时有专家站出来说:是因为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好了,导致蟾蜍大量繁殖。人们还笑称:08年是奥运年,连蟾蜍都出来凑热闹了。 可是,没过多久,地震发生了。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,原来蟾蜍是提前感知了地震的到来,爬出来躲避的。 无独有偶,2003年泰国发生大海啸。当所有人在惊慌之中,爬到高山上躲避时才发现,那些猴子、飞鸟等动物,早早就预感到海啸的来临,已经提前在山上躲着了。 反而那些被人类圈养的家畜,因为被关着,所以没能逃脱被海啸卷走的厄运。 看到这里,你是否还会认为:人类是这世间唯一聪明的存在? 人们发明了各种先进的仪器,来预知未来。可在灾难面前,所有的科技不堪一击。 可是,在人类历史的早期,作为贴近大自然的一员,人类像动物一样,充满了灵性。 但是,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,人类的灵性渐渐消失了。 杨定一认为:如果回到人类最初的母系社会,人类的科技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,但人类在灵性方面会有更大的进步。因为母系社会是以“已经为人母的女性”作为主导的。 母亲,无疑是这世间最慈悲、最包容的存在。 如果整个世界被母爱所包围,这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,地球也会少受许多创伤,人类也就不会失去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本能,也就会比现在更富有灵性。 如果真是这样,也许我们之前的认知——自以为正确的认知,很多都需要打个问号。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,尽管人类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到了非常高的阶段,但地球上却有许多谜团,至今无人能解。 比如:英国的巨石阵。 那些平均重达30吨、高8米的巨石,4300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搬动的?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,通过巨石还可以准确了解太阳和月亮的十二个方位,以及不同季节的起落。 如此复杂的工程,古人是怎么完成的?我们至今不得而知。 又如:纳兹卡图案。那些线条笔直的图案,仿佛外星人的飞行器跑道。 可是,地球上真的出现过外星人吗?这又是科学至今不能回答的问题。这似乎很玄妙,已经颠覆了你的认知。 也许你只信奉唯物主义,对一切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事情都自动屏蔽,并称它们为“迷信”、“伪科学”。但不管怎么说,这一切又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。 所以,杨定一才会说:“这世间,没有什么是正确并且可以依赖的。一切只不过是一个角度、一个观念。”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,谁的角度?

  二: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权威,想看清真相,必须自己思考 最近看一些网络上的文章,很是感慨。 前一篇文章我刚看了《多存点钱吧,活着很贵的》。文章告诉我们:没事要努力挣钱、存钱,让自己丰衣足食、生活无忧。 下一篇文章我就看到了《人生的最高境界:物质极简、关系极简、精神丰盈》,劝我们要远离世俗的物质追求,转而追求精神的富足。 看完我就迷乱了:我究竟该追求物质财富,还是该寻求精神寄托呢?想想真让人头大。 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,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。只需一部手机,我们就能了解我们想要了解的东西。但是,扪心自问,你又了解了什么? 比如历史。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实,既然是事实,那应该是真实的吧?可是,我们不要忘了:只有胜利者,才有机会书写历史。 其实,和其它的文章一样,既然历史是人书写的,自然就会有人的感情和观点。 俗话说:“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,角度不同,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。 正如鲁迅所说:“一部《红楼梦》,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家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”。 其实别人的观点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:你怎么看? 杨定一说:“最好的朝圣,其实是往内转,往心投入。”不管你接触了多少外界的物质和观念,最终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和实践,才能转化成你自己的内在。 文化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 曾经,东方文化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。特别是在唐朝的时候,西方国家纷纷前往东方朝拜。元朝的时候,马克▪波罗还在书中无限向往地写道:中国遍地是黄金。 可是,自从**战争以来,一切都颠倒过来了。国人从外貌到内在,都向西方学习。剪短发、穿西装、吃西餐一时成为了时尚。西医西药也被推到无与伦比的地位。 可是,到了今天,人们又重新开始认识东方文化。全国各地兴起了热热闹闹的“汉服文化节”。曾经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风水文化,也开始被学者重新研究。 自新冠疫情以来,张文宏和钟南山院士更是不约而同地指出:中医中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,不可或缺的药物。过多依赖西药,对人体有害无益。 世界转了一圈似乎又回来了。 人们最终发现,不同的文化有她产生的不同的土壤,并没有优劣之分。 所以,其实我们的人生中,关于真相的争论其实并不重要,也毫无意义。 那么,什么才是重要的呢? 杨定一告诉我们:懂得放过自己,懂得舍离,回归生命的本质,找寻生命最初的灵性,才是人类实现自我救赎的最终方法。

  三:懂得放下,回归简单,走进生命的本源 你相信生命有轮回吗? 一片树叶在冬天落下,融化腐烂之后,会将自己的能量从树根传递给大树。只要大树不死,第二年春天它又会长出新的树叶。 新树叶里自然就有了去年的落叶的养分。那么,你能说新树叶里没有去年的落叶的生命吗? 生命总是一代代延续的,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。 社会学家发现:人类之所以对“糖”情有独钟,是因为在远古时代,人们获取能量不容易,一旦得到一点点糖就视如珍宝。 这样的感情一代代延续,到今天,虽然糖对我们来说随处可见,而且还威胁到了我们的健康,但是,由于远古的记忆,人类依然很难抵挡糖的诱惑。这在小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。 像这种对“糖”的特殊情感,被科学家们称为人类的“远古记忆”。 当然,这只是很一般的例子。有些极端的例子,是我们不愿意或很难承认的。 比如杨定一博士就在《转折点》一书中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: 英国BBC曾制作过一部纪录片,记录那些有“前世记忆”的孩子。 有个孩子跟随家人去参加葬礼,竟然当场说:“这是杀我的人,他雇了三个人把我推到水里。” 家人一听,大为惊讶。因为被推到水里淹死的,是这个孩子的叔叔。 那么,这个孩子和他的叔叔究竟是什么关系呢?我想不用说你也能明白了。 其实举这个例子我们不是要讨论:生命究竟有没有轮回?而是要说:生命,不是只有你眼前看到的这一种可能性。 很多观念,并不是你现在接受不了,未来就一定接受不了。曾经人类认为地球是平的,后来不是也接受了地球是圆的的观念吗? 所以,不必执着于眼前的困境。“既然真正的你没有生过,那么,又有什么毁灭、死亡、消失可怕的。” 我们一生一生地来,又一次一次地迷失自己,值得吗?你曾固执地认定的观点,也许是错的,根本不值一提。 当新的观念颠覆了你固有的认知,也许你生命的“转折点”就来了。 在《转折点》一书中,杨定一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。本书带领我们从认知到意识,重新审视世界,审视生命,认识全新的自己。 只有当你放下所有的偏见,去接纳和感受这个世界时,你才能从固有的有限世界中走出来,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。 也许那时,你会从本质上开始觉醒。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,重新用好奇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,与大自然合二为一,回归生命最初的本质。 活出幸福,活出生命的丰盛。

  《转折点》读后感(三):转折点:在人间早晚有一个时点,你会突然得到一种天翻地覆的转变

  你会发现,过去所知道、所体会的全部都是颠倒。这种认知上的转变,会为你带来一个瞬间的同步或谐振,而让你突然明白,过去以为的颠倒,其实才是理所当然。看到上面这段话,你会是什么感想?你会相信吗?或者举个例子?

  我们通常理解的转折点,是人生或者事情的转折点,往往指的是重要的转机,无论变好或者变坏,是一个分水岭,分界线。

  比如一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,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、中途岛海战等等。

  比如人的一生有7个转折点。

  《转折点》一书,观点却截然不同:

  举例来说,就好像本来所有人都认定地球是平的,但就在一夕之间,所有人都接受了地球是圆的。接下来,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地球其实是绕着太阳转,并不是宇宙的中心。

  这也完美地解释了开头摘自本书的颠倒理论。

  因为作者杨定一博士,被称为天才科学家,是《真原医》《好睡》《*坐》等多部现象级畅销书作者。

  如果通古今之变,本书的思想与老子的“道”一脉相承,正所谓: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  天下都知道什么样子才可以称得上美的时候,也就知道了丑的存在;都知道什么样子称得上善的时候,也就明白了不善的定义。

  原来我们看到的、以为的,正是颠覆性的反面。

  《转折点》是一本颠覆性的书,也是一本恰逢其时的书,一切都刚刚好。

  这本书与你的相遇,没是偶然,也不是必然,它就是宇宙的自然安排,不早不晚。

  本书介绍说的是:

  个体在信息洪流时代的生存指南;

  如何突破物理与物质的有限世界,活出生命的更多可能?

  从认知到意识,重新审视世界,认识全新的自己

  按照作者杨博士所说,关键的少数,走出整体,醒觉。

  有意思的是,他说的转变是这样发生的:其实一个缺乏规律的状态,只要有一小部分产生了某种规律,不知不觉,整体就达到了规律。

  至于所谓的规律,最多也只是同步或谐振。

  牛顿坐在苹果树下,苹果砸到了他头上,牛顿受启发,发现了万有引力;

  阿基米德有一天洗澡时,水溢出了浴缸,突然受到启发,他将皇冠和与皇冠同样质量的黄金分别放入水中,从而判断出皇冠不是纯金制成的。

  两个巨匠,两位先知,关键的少数,走出整体,带领人们发现新的规律。

  杨博士说,这种清醒,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。

  那么,人类如果懂了这些,而透过关键少数的意识状态来带动地球的发展——人类即将从一种原始而落后的文明,进入真正的太空世纪。

  马斯克接入脑机接口,准备明年让瘫痪重新行走。

  Facebook表示将在5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。

  人们的意识在先知的引领下,逐步醒转,向元宇宙和太空发展,人类的光明黄金盛世很快到来。

  以前认为,世界史和各国的历史是真实可信的,如果从现在杨博士的整体观念来看,历史是多重诠释的,不可能还原真实。

  真相只有一个。

  但恰恰这一个,是人们得不到的,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,不可能客观,说来就是按照每个人的理解,或者某个派别的需要,来合理填充一套说法和一整个故事

  杨博士举个恰当的比喻,后来的人可以重新诠释,新的诠释有时候反而变成潮流。

  这个意思和阿德勒心理学讲,如果是中国制定的平面地图,会以中国为中心;如果是美国平面地图,会以美国为中心。

  这是横向看,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是从纵向看,无论怎么看,都不可能真实,因为真实只是当时人们看到的侧面,不可能全面;而后来推翻三国归晋,必须按照胜利者《晋书》来作为正统,现在可能明白了,除非当年你在现场,完全不带立场,现场写出场景而不加评判,但这几乎不可能,每个人都有立场。

  这就是人类的限制。而这种限制,我们往往不自知。

  比如秦朝统一六国,用焚书坑儒的方式,统一思想,用文化统领,但经历不到两世,即倒台为汉朝替代,历史又重新诠释秦朝。

  讲到这里,其实杨博士所写“全部生命系列”也一直是从一个颠倒的角度,希望颠覆你我过去对意识层面的认知。

  甚至,如果你能读得进去,就会发现,《转折点》所谈的并不是意识层面的颠覆,而是这个现实层面的推翻。

  你我眼前的现实,它的基础已经不再稳固,而被突然撼动了。

  这种发现,这种角度,可能真是你我这一生可以得到的最大的恩典。

  现在,我们可以想象在广袤的宇宙中,回望地球,以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,还有自己,这可能才是无限接受的真实。

  转折点的力量,我们大多数时候忽视它。

  我们绝大部分时间,受思想和世界的固化,转折和改变太不容易。

  从东北到海南,有航线、航运和高速公路通行,如果我们不考虑经济因素,我们一定选择最近最快的方式。

  我们用互联网目前的精彩纷呈的状态,来形容和比喻最为合适。

  时代风云突变。

  比如某南怒怼某想七宗罪,形成了两种派别,有支持,有反对。这就是现实。

  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,每个人得到的信息不同,每个人的视角不同,这是事实。

  用杨博士的话来说:

  如果从这个维度和角度看,某南和某想的对峙,会很快解决,但应以理性、平和和法治的形式。

  把危机转成机会,向真相无限的靠拢。

  如果我们退出自己自己,退出事件看事件,甚至退出地球看地球,退出物质看意识,无疑,这是最大的幸运。

  差别就在这里,而只是看你是不是让注意自然从一个小角落,转向整体。

  就象本文写到这里,我也只能从我的角度,尽可能的理解《转折点》的内容,从一个角度,转向整体,而这个整体无限大,因为人的意识无限大。

  我也只能做到此而已,但思维的变化,也就是《转折点》的变化,由此开始,足矣。

  《转折点》读后感(四):转折点:用更大的格局去应对未来时代巨变

 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戴维·卡德(David E. Card)教授,以表彰其“对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性的贡献”,他通过自然实验的研究,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并不一定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。

  然而,在他的成果刚发表的时候,便遭受到了同行的强烈批评与抨击,因为这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理论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认真对待了这一结论,也对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推导提出了质疑。

  最后卡德这一颠覆性的理论得到了认可,极大地改变了对影响低工资工人的社会现象的理解,有效推动了最低工资的立法。

  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戴维·卡德

  上述关于认知颠覆的故事只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小小的“转折点”,无论是经济学,还是其它的领域,都会存在这样的转折点。

  例如数学史上的“三大危机”,物理学史上的“两朵乌云”,进化论对神权统治的冲击,也包括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话题,都有在认知、环境、行为等多个层面上的转变。

  那么,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转折点呢?又该如何提升认知能力?又该怎样适应时代的巨变?

  杨定一博士的《转折点》则完美地回答了这些问题。作者认为,早晚会有一个时点,人类会突然的得到一种天翻地覆的转变。你会发现,过去所知道、所体会的全部都是颠倒。

  《转折点》 作者:杨定一

  杨定一被称为“天才科学家”,6岁由台湾随父亲移民巴西,13岁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巴西利亚医学院,21岁取得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康奈尔医学院生化、医学双博士,27岁就担任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系主任。

  他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顶级专家,也身体力行寻求生命真谛,出版了“全部生命系列”作品,包括《真原医》《好睡》《丰盛》等畅销书籍

  《转折点》从人的认知谈起,用全球性的技术、气候、历史、科学作为实例,探讨人类集体的错误和科学上的可能,最后回到个人层面:既然环境在改变,那么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和习惯也需要有所改变,帮助自己恢复生命的韧性,以面对环境的动荡。

  一、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带有主观动机的

  当今社会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是如此的丰富,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共享全球的信息,并且这种共享是双向的,你不光可以获取信息,你所产生的信息也随时能够被别人取得。

  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选择在各种平台上分享信息时,也会意识到过去所知所学的一切并不是公正和中立的,甚至不一定是正确的。

  作者在书中指出,欧美国家鼓吹的各种绿色或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,只会博得绿色经济的好名声,但这样做既不会减轻环境污染,还会降低能源转换效率,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。

  又比如我们熟知的西方文艺复兴、启蒙运动、工业革命、地理大发现等各种历史事件,根据现有海量信息从多个角度去探索,就会发现过去从正史所得到的印象即使还称不上不正确,但至少不足以全面地代表事实。

  所以即使是大众认为很客观、有凭有据的观点,只要你愿意独立而主动地去探索,就会发现所谓的“科学”其实含着很明显的偏误。

  而对于每天所接收到的有关公共卫生、全球气候、绿色能源、社会福利等话题信息,其主观臆测的程度就更严重了。这些看起来中立客观的论述,只要你关注它的来龙去脉,也就会发现都有它自己的出发点、有各自的动机。

  《转折点》全书都在不断提醒读者:我们每天可见的所谓的主流并不具备代表性,都是站在某个立场得出的观念。大家认为的理所当然,本身也只是基于了一些假设,是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的。

  二、如果某个信息的掌握量突然达到一个关键值,它就会瞬间影响到整体

  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,揭示天体运动的真面目,为近代天文学奠定基础;

  1687年牛顿出版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,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,建起经典力学大厦;

  1909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,开启量子理论新世界……

  光的波粒二象性

  人类的意识就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由少数人所颠倒、转变,正如作者所说:“也就是一百个人里头,只要不到一个人达到这种意识,他其实什么都不用做,就可能足以影响到其他99%。”

  作者还认为,在人类的各个领域,未来短短几年内,“典范”转移的现象会越来越多。这些转变不止在物质的框架,也包括心灵更深的层面,在弹指之间便成了新的常态。

  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《自然》在2020年末发布了“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”,其中包括新冠疫苗、阿尔兹海默病药物、引力波探测、火星探测、太空望远镜等,涉及生物医药、太空探索、环境科学等领域,也包括英国脱欧这样的社会事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。

  如今2021年快结束了,你是否感知到上述这些代表着人类“典范”的快速变化和转移呢?就像杨教授说的,这不仅影响到每个人在物质层面的生活发生了变化,也改变了人们心灵层面上的认知和观念。

  只是,有的转变不见得是让人安心的,物质层面的转变会让人类的环境和社会动荡到一个地步,让人觉得靠不住,没有安全感。然而,正是这样剧烈的动荡,“会让人类彻底翻转过来,投入意识层面”。

  汽车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,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。但在这之前也曾经让人难以接受,担心,恐慌,惧怕,随后也不得不跳出物质层面,站在意识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,直到群体的认知偏好达到了某个“转折点”,最终为整体所接受。

  三、突破物质世界,认识全新自己,应对未来转折点

  书中提到黄金分割比例的几何形状在自然界、建筑、设计、服饰中都存在,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,更贴近这种“神圣几何”的事物,就更具有美感,相反则像是要中断和生命源头的均衡与和谐关系。

  同样的,斐波那契数也揭示了植物花瓣的排列方式:法国科学家通过对花瓣的形成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后,证实了在系统保持最低能量的状态下,植物会以斐波那契数列的形式长出花瓣。

  自然界的黄金分割比例

  杨教授说:“人类的发达当然是好事,但如果这种发达会违反一些基本的原理,像是破坏神圣几何的原则,那么到头来受伤害的还只是我们自己。”

  那么,这样的一些基本的原理,就是我们在物质世界里的生存法宝。无论什么主题,需要你亲自去投入,去验证,去发现过去的认知竟然都跟你的亲身体验不同,甚至可能是颠倒的。

  这种认知的全面转变就是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“转折点”,才是你这一生可能有的最大恩典,而让你无处躲闪,再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面对自己,面对真实。

  每一个热点新闻的呈现,每一次热点事件的发生,都要谨慎思索,不要为了某几个比较“正确”或“代表性”的观点而陷入了物质层面的陷阱。

  既然每个观念都是某种思考的角度,则当跳出事件本身,暂时把热衷于现世的东西放下,在意识的层面寻根溯源,然后得到宁静,也不再有烦恼。

  自然而然地,当你形成这样一种意识上的习惯,就根本不需要外在事物对你的推动,不断地坚持下去。

  无论物质层面的外界如何变化,都需要有更大、更广的意识,从观念和认知上重新起步,实现个体生命的进阶。这就是本书真正想传达给我们的面对未来时代巨变下的“生存指南”。

网站历程| 网站服务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最新说说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@ 2000-2022 八掌柜祝福网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鲁ICP备20000893号-5号

声明: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。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。